3月28日,東北林業大學劉振生教授團隊向記者介紹,經過6個月不間斷調查,2024年10月至2025年3月間,至少有6960只灰鶴在石嘴山市境內越冬——這一數字是10年前該市首次觀測記錄灰鶴數量的130倍左右。
“灰鶴屬于大型涉禽,是環境變化的指示物,它們大量出現在石嘴山境內,是近年來當地生態環境改善的生動印證。”東北林業大學博士張旭說。
灰鶴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,飛行時姿態優雅、成群結隊,富有美學價值。2014年,石嘴山市攝影家岳昌鴻首次拍攝到灰鶴。“當時只有50只左右,此后的每個冬季,越來越多的灰鶴到石嘴山過冬,引發攝影愛好者和市民對灰鶴的關注與保護。”岳昌鴻說。
2024年秋,石嘴山市邀請東北林業大學劉振生教授團隊系統調查境內灰鶴數量,團隊采用樣線法、樣點法等方法進行調查。張旭介紹,調查還證實了灰鶴10月初來石嘴山越冬,數量不斷增加,12月趨于穩定,次年3月開始北遷?!盎寅Q主要食用散落在田里的水稻、草籽等,黃河石嘴山段沿岸有充足食物。”張旭說。
石嘴山市地處我國三大候鳥遷徙線中的兩條遷徙線上,是重要的候鳥集群停歇地和遷徙中轉站。石嘴山市全力推進重點生態功能區、重點生態系統、重點生態廊道、重點河湖灘地保護修復,生態環境質量穩步提升,遷徙留居的候鳥種群數量不斷增加。(寧夏日報報業集團全媒體記者 閔良)